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自2021年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
我国首次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今天(18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首次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的相关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围绕当前农业生产用种需求,重点推介了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该目录从当前农业生产紧迫需求出发,聚焦“米袋子”(水稻、小麦、玉米)、“油瓶子”(大豆、油菜、花生)、“菜篮子”(马铃薯、大白菜、结球甘蓝)及重要战略农产品(棉花),按品种推广应用规律,将推广品种划分为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推出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引导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的急迫需求,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集成应用良种良法良田良制和良机等综合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要瞄准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加紧推进育种联合攻关。
农作物种子总体供大于求 合格率98%
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
从作物种类看,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包括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大概在15.1亿公斤,全国的需求量大概在8.5亿公斤,供大于求;玉米种子供应量在16.5亿公斤;大豆种子供应总量在8亿公斤以上。
此外,今年国家储备的5000万公斤救灾备荒种子也已经全部落实到位,29个省份也相应建立了省级种子储备制度,可以满足农业生产救灾用种的需要。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还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种业振兴行动”自2021年开始启动实施,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
2021年3月,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农业资源普查。目前,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新收集了农业种质资源52万份。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 杨海生:国家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也已经建成运行,应该说这个库可以满足未来五十年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畜禽种质资源库也已经开工建设,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利用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大幅度提升。
此外,我国自主培育了三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15%;推出了国家种业企业阵型,从全国三万多家种子企业当中,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健全了由216个农作物制种大县、262个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组成的国家级良种繁育体系,供种保障能力由三年前的70%提升到75%。
我国大豆油料科研育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我国还将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大豆油料科研育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目前,我国已保存大豆资源4.3万份、油菜资源9600多份、花生资源8900多份,这些均居世界前列。目前,年推广面积十万亩以上的品种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品种占比达到41%,油菜品种实现全部“双低”化,已育成抗倒宜机品种和抗根肿病品种。
此外,我国还将建立健全大豆油料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在适宜生态区开展优良品种技术集成和示范,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加大大豆油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启动实施重大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试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来源:央视新闻
关键词: